【病入膏肓什么意思】“病入膏肓”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到了无法医治的地步。这个成语不仅用于医学领域,也常被引申为事物发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一、成语释义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病入膏肓 |
| 拼音 | bìng rù gāo huāng |
| 出处 | 《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
| 本义 | 形容疾病已深入体内,无法救治 |
| 引申义 | 比喻事情或人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
二、成语用法
| 用法 | 示例 |
| 作谓语 | 他的错误已经病入膏肓,再怎么劝说也没用了。 |
| 作宾语 | 这个问题已经病入膏肓,必须彻底改革。 |
| 作定语 | 那些病入膏肓的制度终将被淘汰。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型 | 词语 |
| 近义词 | 无可救药、积重难返、不可收拾 |
| 反义词 | 妙手回春、起死回生、柳暗花明 |
四、使用场景
- 医学领域:描述患者病情严重,治疗无望。
- 日常生活中:形容某人犯了严重的错误,无法挽回。
- 文学作品中:用于刻画人物命运或情节发展。
五、总结
“病入膏肓”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深刻的比喻。它提醒我们,在面对问题时,要及早发现、及时处理,避免走到无法挽回的地步。无论是健康、事业还是人际关系,都应保持警惕,防微杜渐。
原创声明:本文内容为原创撰写,结合了成语的来源、用法、意义及实际应用,力求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帮助读者理解“病入膏肓”的真正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