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扣押工资劳动法的规定

2025-11-26 01:38:54

问题描述:

扣押工资劳动法的规定,在线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26 01:38:54

扣押工资劳动法的规定】在劳动合同关系中,用人单位是否有权扣押员工的工资?这是许多劳动者关心的问题。根据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依法扣除工资,但不得随意或无故扣押工资。以下是对相关法律规定的总结。

一、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拖欠工资。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加付赔偿金:

- 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 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3.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

二、合法扣押工资的情形

情况 法律依据 是否合法
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约定,给单位造成损失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 ✅ 合法(需书面协议)
劳动者因个人原因造成公司财产损失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 ✅ 合法(需提供证据)
劳动者未完成工作任务或绩效考核不合格 无明确法律规定 ❌ 不合法
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扣押工资 《劳动法》第五十条 ❌ 违法
用人单位因经营困难延迟发放工资 需经协商并报备相关部门 ⚠️ 需谨慎处理

三、劳动者维权途径

1. 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可拨打12333或通过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进行投诉。

2. 申请劳动仲裁

若单位存在拖欠或克扣工资行为,劳动者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 提起诉讼

如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四、注意事项

- 避免口头承诺:任何关于工资扣除的约定应以书面形式确认。

- 保留证据:如工资条、合同、通知等,便于维权时使用。

- 及时维权:劳动争议的仲裁时效为一年,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总结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依法扣除工资,但必须遵守相关程序和比例限制,不得随意扣押工资。劳动者在遇到工资被扣押的情况时,应及时收集证据并依法维权,确保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