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崂山道士的译文】《崂山道士》是清代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中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位少年慕道求仙,最终在崂山道士的点化下领悟修道真谛的故事。文章通过生动的情节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对修行与世俗欲望之间矛盾的思考。
一、
《崂山道士》讲述了一个叫王生的年轻人,他向往神仙生活,于是前往崂山拜师学习道术。起初,他以为学道很容易,但经过一段时间后,他发现修道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道士要求他吃苦耐劳,每天挑水砍柴,做各种琐碎之事。王生逐渐感到枯燥无味,便向道士请求学习法术。道士答应了,但警告他必须坚持到底,不可半途而废。
王生在道士的指导下,终于学会了一种“穿墙术”。他得意洋洋地回家,想向妻子展示自己的本事。然而,在演示时,他因心浮气躁,未能成功,反而被墙挡住,狼狈不堪。这让他意识到,修道不仅需要技巧,更需要内心的坚定与专注。
故事以王生的失败告终,但也揭示了一个道理:真正的修行不是表面的神通,而是内在的修养与毅力。
二、文言文与白话译文对照表
| 文言文原文 | 白话译文 |
| 王生者,少好道,闻崂山有道士,遂往师之。 | 王生年轻时喜欢修道,听说崂山有一位道士,就前去拜师。 |
| 道士曰:“汝欲学道,当先苦其身。” | 道士说:“你想学道,首先要磨练身体。” |
| 生曰:“愿受苦。” | 王生说:“我愿意吃苦。” |
| 道士令挑水、砍柴,日役之。 | 道士让他挑水、砍柴,每天让他干活。 |
| 生不胜其苦,乃请学术。 | 王生忍受不了辛苦,便请求学习法术。 |
| 道士许之,然戒曰:“慎勿轻试。” | 道士答应了,但告诫他说:“千万不要轻易尝试。” |
| 生得术,归家,欲示妻。 | 王生学会了法术,回家想给妻子看。 |
| 方演之,忽觉身重,不能动。 | 正要表演时,突然感觉身体沉重,无法动弹。 |
| 妻笑曰:“汝亦能穿墙乎?” | 妻子笑着说:“你也能穿墙吗?” |
| 生羞,不敢言。 | 王生羞愧难当,不敢说话。 |
三、文章启示
《崂山道士》虽为志怪小说,但其中蕴含的哲理却非常深刻。它告诉我们:
- 修行需持之以恒:任何学问或技艺,都需要长期的努力和积累。
- 虚荣心不可有:炫耀本领只会暴露自己的不足。
- 内心修炼更重要:真正的道术不在形式,而在心性。
这篇文章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对现代人有着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应保持谦逊与坚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