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宪法日是几月几日国家宪法日是什么时候】国家宪法日是中国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而设立的重要纪念日。它不仅是法律教育的重要契机,也是公民了解国家根本大法的重要窗口。
一、国家宪法日的基本信息
国家宪法日定于每年的12月4日,这一日期源于1982年12月4日,中国现行宪法正式通过并公布施行。从2014年起,这一天被正式确立为“国家宪法日”,标志着我国法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国家宪法日的意义
| 项目 | 内容 |
| 设立目的 | 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动依法治国 |
| 主要活动 | 宣传教育、法律咨询、宪法知识竞赛、法治讲座等 |
| 参与主体 | 政府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全体公民 |
| 重要性 | 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举措 |
三、国家宪法日的历史背景
- 1982年12月4日:中国现行宪法正式颁布,成为国家的根本大法。
- 2001年:将12月4日确定为“全国法制宣传日”。
- 2014年:正式设立“国家宪法日”,进一步提升宪法的社会影响力。
四、国家宪法日的现实意义
1. 增强宪法认同感:通过集中宣传,使公众更深入地理解宪法内容和精神。
2. 推动依法行政:促使政府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3. 促进法治文化发展: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总结
国家宪法日是每年的12月4日,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标志。通过这一节日,不仅能够普及宪法知识,还能提高全民法治意识,推动社会和谐与稳定发展。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应该积极参与到宪法日的活动中来,共同维护国家法律尊严和社会公平正义。
表格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国家宪法日时间 | 每年12月4日 |
| 设立年份 | 2014年 |
| 历史背景 | 1982年12月4日宪法通过 |
| 主要意义 | 弘扬宪法精神,推动依法治国 |
| 活动形式 | 宣传教育、法律咨询、知识竞赛等 |
| 参与对象 | 全体公民、政府机关、学校、企业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