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豕长蛇是什么意思】“封豕长蛇”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大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自颛顼以来,不能纪远,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其后三苗复九黎之恶,帝舜乃命禹,共工氏有子曰句龙,生勾芒,是为木正;祝融,是为火正;蓐收,是为金正;玄冥,是为水正;后土,是为土正。于是乎有五行之官,各象其德。……而封豕长蛇,皆为人害。”
该成语原意是指像大猪和长蛇一样的恶人或邪恶势力,后来引申为对危害人民、扰乱社会的坏人的形象化比喻。
“封豕长蛇”本义是形容像大猪和长蛇一样的恶人,后来用于比喻危害百姓、破坏社会秩序的邪恶势力。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常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中,表达对反面人物或现象的批评与警示。
表格展示:
| 词语 | 封豕长蛇 |
| 拼音 | fēng shǐ cháng shé |
| 出处 |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
| 原意 | 大猪和长蛇,象征凶恶之物 |
| 引申义 | 比喻危害人民、扰乱社会的恶人或势力 |
| 用法 | 贬义词,多用于描述反面人物或社会问题 |
| 例句 | 这些贪官污吏,简直是封豕长蛇,祸国殃民。 |
| 近义词 | 恶贯满盈、豺狼当道 |
| 反义词 | 仁人志士、清官廉吏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封豕长蛇”不仅是古代文献中的一个形象比喻,更是现代语言中用来批判不正之风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提醒人们要警惕那些危害社会的人和事,维护公平正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