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氦氖激光器的波长】氦氖激光器是一种常见的气体激光器,广泛应用于教学、科研和工业领域。其工作原理基于氦气和氖气混合气体在电场作用下的激发与跃迁过程。其中,最常见且应用最广泛的输出波长为632.8纳米(nm),属于可见红光范围。
由于不同应用场景对激光波长的要求不同,部分氦氖激光器也可以输出其他波长,如543.1 nm(绿光)、611.9 nm(橙光)等。这些波长主要通过调整激光器内部的光学腔结构或选择不同的谐振模式实现。
以下是对几种典型氦氖激光器波长的总结:
| 激光器类型 | 常见波长(nm) | 光学特性 | 应用场景 |
| 常规氦氖激光器 | 632.8 | 红光,单色性好 | 实验教学、条码扫描、干涉测量 |
| 绿光氦氖激光器 | 543.1 | 绿光,亮度高 | 光学实验、显示技术 |
| 橙光氦氖激光器 | 611.9 | 橙光,稳定性强 | 特殊照明、光谱分析 |
| 多波长氦氖激光器 | 632.8, 543.1, 611.9 | 多波长输出 | 科研实验、多光谱分析 |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氦氖激光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较长寿命,但其输出功率相对较低,通常在几毫瓦到几十毫瓦之间。因此,在需要高功率激光的应用中,往往会选择其他类型的激光器,如二氧化碳激光器或半导体激光器。
总体而言,氦氖激光器因其稳定的输出波长和良好的单色性,在许多领域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了解其波长特性有助于更好地选择和使用这类激光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