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后一句是什么】“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出自清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林则徐的座右铭。这句话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胸怀宽广、包容万物的气度,也常用于激励人们要有开放的心态和博大的胸襟。
一、原文出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出自林则徐在广东任职期间所书写的对联。原句是:
>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这副对联不仅体现了林则徐的个人志向,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
二、后一句解析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后一句是:
>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解析如下:
| 原文 | 含义 |
| 海纳百川 | 比喻胸怀像大海一样能容纳各种河流,象征包容与接纳。 |
| 有容乃大 | 只有具备包容之心,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或人格。 |
| 壁立千仞 | 形容山峰高耸入云,极其陡峭,象征坚定、不可动摇。 |
| 无欲则刚 | 没有私欲的人,才能真正坚强、正直,不被外物所左右。 |
三、总结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强调的是宽容与包容的重要性,而“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则强调了意志的坚定与内心的纯净。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表达了一个人应具备的品德:既有包容万物的胸怀,又有不为外物所动的坚定意志。
这种思想不仅适用于个人修养,也常被用于企业、组织乃至国家治理中,倡导开放、包容与自律的价值观。
结语: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不仅是林则徐的座右铭,更是中华文化中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结晶。理解并践行这一精神,有助于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与坚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