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伦和敬公主简介】固伦和敬公主是清朝乾隆皇帝的长女,也是唯一一位在世时被封为“固伦”级别的公主。她的一生虽短暂,但在清代皇室中具有重要地位。她的婚姻、生活以及与父亲乾隆帝的关系,都是研究清代公主制度和宫廷文化的重要资料。
一、
固伦和敬公主(1731年-1792年),名“宪德”,是乾隆帝与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所生的嫡长女。她自幼聪慧,深得乾隆宠爱。1745年,14岁的她被封为“固伦和敬公主”,并下嫁蒙古科尔沁部的博尔济吉特·策凌。婚后生活相对稳定,育有三子一女,但因丈夫早逝,晚年较为孤独。她去世后,乾隆帝亲自为其撰写碑文,可见其在父皇心中的特殊地位。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全名 | 固伦和敬公主(名:宪德) |
| 生卒年 | 1731年-1792年 |
| 父亲 | 清高宗乾隆帝 |
| 母亲 | 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
| 嫁娶 | 1745年,下嫁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策凌 |
| 封号 | 固伦和敬公主(“固伦”为清代最高公主封号) |
| 子女 | 三子一女 |
| 夫君去世年 | 1764年(策凌去世) |
| 去世年 | 1792年 |
| 乾隆帝态度 | 极为宠爱,亲自为其撰写碑文 |
三、小结
固伦和敬公主作为乾隆帝的嫡长女,在清代公主中享有极高的地位。她的婚姻虽然由政治联姻决定,但她在婚后的生活较为安定,也得到了父亲的深厚感情。她的经历反映了清代公主在政治、家庭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是研究清代皇室女性生活的重要案例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