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春暮原文及译文赏析】《春暮》是唐代诗人韦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通过描绘春末时节的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一、
《春暮》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末时节的景色变化,从“柳絮”、“残花”到“细雨”,层层递进,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寂寥之感。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和对人生短暂的思考。全诗情感含蓄,意蕴深远,是唐代咏物诗中的佳作。
二、原文及译文对照表
| 原文 | 译文 |
| 柳絮飞时花满枝, | 柳絮飘飞的时候,花儿开满了枝头, |
| 画楼深闭莫愁时。 | 画楼深深关闭着,仿佛在躲避那令人忧愁的时刻。 |
| 无端风雨催花落, | 无缘无故的风雨催促着花儿凋零, |
| 一树春光尽别离。 | 整树的春光都随着离别而消失。 |
三、赏析要点
1. 意象选择:诗中选取“柳絮”、“残花”、“细雨”等典型春末意象,营造出一种凄清、萧瑟的氛围。
2. 情感表达:诗人没有直接抒发情感,而是通过景物的变化来暗示内心的惆怅与无奈。
3. 结构紧凑:全诗四句,起承转合自然流畅,层次分明,节奏感强。
4. 语言简练:用词精准,画面感强,体现了唐诗“言简意赅”的特点。
四、结语
《春暮》虽短,却蕴含丰富的情感与哲理。它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更是一首寄托人生感悟的作品。通过对春末景象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体会,使读者在欣赏诗歌之美的同时,也能引发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