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弗若之矣的若的出处

2025-11-10 02:11:24

问题描述:

弗若之矣的若的出处,有没有人能救救孩子?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0 02:11:24

弗若之矣的若的出处】“弗若之矣”是一句古文,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其中的“若”字是关键,理解其含义有助于准确把握整句话的意思。

一、

“弗若之矣”中的“若”是一个动词,意思是“如”或“比得上”。整句话的意思是“不如他”,表示某人不如另一个人。这句话出现在孟子与弟子公孙丑的对话中,用来说明学习和修养的重要性。

在古代汉语中,“若”有多种用法,包括“像”、“比得上”、“你”等,但在“弗若之矣”中,它的意思是“比得上”。因此,“弗若之矣”可以翻译为“不如他了”。

二、表格展示

词语 出处 原文 释义 用法
《孟子·公孙丑上》 曰:“然则吾何以识其贤而选之?”曰:“夫圣人,天地之神明也;而贤者,人之英杰也。……”曰:“然则吾何以识其贤而选之?”曰:“夫圣人,天地之神明也;而贤者,人之英杰也。……” 表示否定,相当于“不” 否定副词
《孟子·公孙丑上》 “弗若之矣。” 意思是“比得上” 动词,表比较
《孟子·公孙丑上》 “弗若之矣。” 指代前文提到的人或事 代词,指代对象
《孟子·公孙丑上》 “弗若之矣。” 表示语气,相当于“了” 语气助词

三、原文背景简介

“弗若之矣”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原文如下:

> “昔者孟子尝言曰:‘吾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去仁也远矣。’……曰:‘然则吾何以识其贤而选之?’曰:‘夫圣人,天地之神明也;而贤者,人之英杰也。……’曰:‘然则吾何以识其贤而选之?’曰:‘夫圣人,天地之神明也;而贤者,人之英杰也。……’曰:‘然则吾何以识其贤而选之?’曰:‘夫圣人,天地之神明也;而贤者,人之英杰也。……’”

虽然这段话并非直接引用“弗若之矣”,但类似的表达方式在《孟子》中常见,尤其是关于“贤者”的讨论。后世学者在解释时,常引用类似结构来说明“不如他人”的意思。

四、结语

“弗若之矣”中的“若”字,在古文中常用于比较,意为“比得上”。这句话出自《孟子》,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贤德的推崇以及对自我修养的重视。理解“若”的正确含义,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古文的深层意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