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浪形骸什么意思】“放浪形骸”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的行为举止自由不羁、不受世俗约束的状态。这个成语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既可以表示一种洒脱不羁的生活态度,也可能暗含对社会规范的挑战。
一、总结
“放浪形骸”出自《世说新语·任诞》,原意是指人的身体和精神都处于一种放纵、无拘无束的状态。后来被引申为形容人行为不检点、生活放荡,或指人性格豪放、不拘小节。根据语境不同,可以是褒义,也可以是贬义。
二、详细解释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来源 | 出自《世说新语·任诞》:“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后人用“放浪形骸”形容名士风度。 |
| 字面意思 | “放浪”指行为放纵、不拘礼法;“形骸”指人的身体或形体。合起来即指人放纵身心,不拘小节。 |
| 引申含义 | 1. 行为不检点,生活放荡。 2. 性格豪放,不拘泥于世俗规矩。 |
| 感情色彩 | 可褒可贬,视语境而定。 • 褒义:洒脱不羁,追求自由。 • 贬义:行为放纵,缺乏自律。 |
| 使用场景 | 1. 描述一个人性格豪放、不拘小节。 2. 批评某人行为不检点、道德失范。 |
| 近义词 | 放荡不羁、逍遥自在、无拘无束 |
| 反义词 | 严谨守规、循规蹈矩、中规中矩 |
三、例句参考
- 他一生放浪形骸,不为世俗所困,最终在诗酒中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 这种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虽然看起来自由,却也让人难以安心。
四、注意事项
在使用“放浪形骸”时,需注意语境和对象。若用于形容朋友或艺术家,可能更偏向褒义;若用于批评他人,则容易带有贬义色彩。因此,建议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是否使用该成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