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又叫端午节还叫什么节】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除了“端午节”这个广为人知的名称外,它还有许多别称和习俗相关的称呼。为了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这个节日,下面将从历史、文化、习俗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列出“端午节”的其他常见名称。
一、端午节的别称总结
1. 端阳节
“端”有开始的意思,“阳”指五月,因此“端阳”即五月之初,是端午节最早的别称之一。
2. 重午节
由于五月初五是“午月午日”,古人认为“午”为阳数之极,所以称为“重午节”。
3. 龙舟节
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是赛龙舟,因此也被称为“龙舟节”。
4. 粽子节
端午节吃粽子是传统习俗,因此部分地区也将其称为“粽子节”。
5. 天中节
古人认为五月初五是“天中”,即天地正中之日,故有此称。
6. 女儿节
在一些地方,端午节也被视为妇女和儿童的节日,尤其是女性会佩戴香囊、挂艾草等,因此也有“女儿节”的说法。
7. 五月节
因为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所以也被称为“五月节”。
8. 恶月节
古人认为五月是“毒月”,百虫活跃,疾病易发,因此端午节也被视为驱邪避疫的日子,有时被称为“恶月节”。
二、端午节别称一览表
| 别称 | 来源或含义说明 |
| 端阳节 | “端”为开始,“阳”指五月,意为五月之初 |
| 重午节 | 五月初五为“午月午日”,故称“重午” |
| 龙舟节 | 因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俗而得名 |
| 粽子节 | 因端午节吃粽子的传统而得名 |
| 天中节 | 古人认为五月初五是天地正中之日 |
| 女儿节 | 一些地区视端午节为妇女和儿童的节日 |
| 五月节 | 因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而得名 |
| 恶月节 | 古人认为五月是“毒月”,端午节用于驱邪避疫 |
三、结语
端午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民俗风情和民族情感。通过了解它的各种别称,我们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这一节日的文化内涵,也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更全面地认识“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