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的意思是什么】“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是一句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的古文名句。原句为:“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这句话表达了即使早年有所失误或错过良机,只要努力,晚年仍有机会弥补和成就。
一、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字面意思是:太阳从东方升起(东隅),但已经落下了(已逝);而傍晚时分的阳光(桑榆)尚未完全消逝,仍有希望。引申为:虽然早年的时光已经过去,但晚年仍然可以奋发图强,实现人生价值。
这句话鼓励人们不要因为过去的失败或遗憾而灰心丧气,而是要珍惜当下,努力向前。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积极人生态度。
二、表格展示
| 词语 | 含义 | 引申意义 | 使用场景 |
| 东隅 | 指太阳升起的地方,象征早晨或早年 | 代表早年时光或年轻时期 | 描述早年经历 |
| 已逝 | 表示已经过去 | 表达对过往的惋惜或遗憾 | 常用于反思过去 |
| 桑榆 | 指夕阳、傍晚时分的光线 | 象征晚年或后期阶段 | 表达希望与努力 |
| 非晚 | 并不晚 | 表示仍有时间去改变或努力 | 鼓励积极进取 |
三、结语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更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它告诉我们: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只要愿意努力,任何时候都不算迟。在现实生活中,面对挫折与失败,我们应以此句自勉,勇敢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