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怎么理解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2025-11-04 02:25:59

问题描述:

怎么理解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个怎么弄啊?求快教教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4 02:25:59

怎么理解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出自唐代诗人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是诗中最为人熟知的两句。这两句诗描绘了清晨旅途中所见的景象,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展现了旅途的孤寂与清冷。

第一句“鸡声茅店月”:天还未亮,旅人还在梦中,但远处传来鸡鸣声,暗示天将破晓;茅草搭建的小店静默无声,唯有月光洒落,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冷清的氛围。

第二句“人迹板桥霜”:在寒冷的早晨,板桥上覆盖着一层薄霜,只有旅人的脚印留下痕迹,说明这是早行的行人,也反映出旅途的艰辛与孤独。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旅途劳顿的感受,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语言虽简,却意境深远,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写景名句。

二、表格解析

句子 字面意思 意象分析 情感表达 诗句作用
鸡声茅店月 鸡叫的声音,茅草屋,月亮 鸡鸣象征天将破晓;茅店为旅途中的临时住所;月光映照环境 表现出清晨的宁静与孤寂 引出时间背景,渲染氛围
人迹板桥霜 人走过的痕迹,木板桥,霜花 板桥上的霜表明天气寒冷;人迹稀少,突出旅途的艰难 表达旅途的孤独与辛苦 突出人物活动,增强画面感

三、结语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虽然只有十个字,却通过极简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早行图景。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也寄托了他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这句诗之所以广为流传,正是因为其简洁中蕴含深意,平凡中透出诗意。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