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则悌的原文及翻译】《弟子规》是清代李毓秀所著的一部启蒙读物,旨在教导儿童和青少年如何做人、处世、修身。其中,“出则悌”是《弟子规》中的重要篇章之一,主要讲述在家庭之外,如何对待兄长、长辈以及与人相处时应有的礼仪和态度。
一、
“出则悌”出自《弟子规》,意为“外出时要敬爱兄长”,强调的是在外与人交往时应保持谦逊、尊重和礼让的态度。这一部分不仅包含了对长辈的尊敬,也涵盖了对同辈的友爱和对社会的和谐相处之道。
通过学习“出则悌”,可以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人际交往能力,帮助人们在社会中更好地立足和发展。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 兄道友,弟道恭。 | 兄长要友爱,弟弟要恭敬。 | 
| 兄弟睦,孝在中。 | 兄弟和睦,孝道就体现在其中。 | 
| 财物轻,怨何生? | 如果不把财物看得太重,怎么会有怨恨呢? | 
| 言语忍,忿自泯。 | 说话能忍让,愤怒自然就会平息。 | 
|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 吃饭、坐立、行走时,年长者先,年幼者后。 | 
| 长呼人,即代叫。 | 长辈呼唤别人时,应替他去叫。 | 
| 人不在,己即到。 | 如果被叫的人不在,自己就要前去。 | 
| 称尊长,勿呼名。 | 称呼尊长时,不能直呼其名。 | 
| 对尊长,勿见能。 | 在尊长面前,不要表现自己的才能。 | 
| 路遇长,疾趋揖。 | 路上遇见长辈,要快步上前行礼。 | 
| 长无言,退恭立。 | 如果长辈没有说话,就恭敬地退下。 | 
| 骑下马,乘下车。 | 骑马时要下马,乘车时要下车。 | 
| 过犹待,百步余。 | 即使长辈已经走远,也要等他们走远一百步以外才离开。 | 
三、结语
“出则悌”不仅是古代社会行为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人处理人际关系、提升个人修养的重要参考。通过理解并实践这些道理,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尊重他人、谦逊有礼,从而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