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船文言文翻译及原文】《乘船》是一篇出自《世说新语·德行》的文言短文,讲述了东晋名士王朗与华歆在避难途中对是否帮助他人态度的不同,从而反映出人品与道德观念的差异。文章虽短,但寓意深刻,常被用来教育人们要讲信用、守道义。
一、原文
> 王朗每作一事,辄曰:“吾本无此意。”
> 华歆曰:“君与之共事,岂可忘也?”
> 王朗曰:“然则我亦有此心。”
> 华歆曰:“今虽不与,后不可得。”
> 王朗曰:“然则吾亦当与之。”
二、现代汉语翻译
王朗每次做一件事,总是说:“我本来没有这个意思。”
华歆说:“你和他一起做事,怎么能忘记呢?”
王朗说:“那么我也有这个想法。”
华歆说:“现在虽然没有给他,以后就很难再给了。”
王朗说:“那我也应该给他。”
三、
这篇文章通过王朗和华歆之间的对话,揭示了一个人在面对承诺与责任时的态度变化。王朗一开始推脱责任,后来又勉强同意,表现出一种反复无常、缺乏担当的性格;而华歆则始终坚守原则,体现出诚信与责任感。文章强调了“言出必行”的重要性,警示人们要言行一致,不能轻易违背诺言。
四、对比表格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文章出处 | 《世说新语·德行》 |
| 作者 | 刘义庆(南朝宋) |
| 主题 | 讲诚信、守承诺、重责任 |
| 人物 | 王朗、华歆 |
| 事件 | 避难途中是否帮助他人 |
| 对话内容 | 王朗前后态度转变明显,华歆坚持原则 |
| 启示 | 为人处世应诚实守信,言行一致 |
五、结语
《乘船》虽短,却蕴含深刻的道理。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有责任感、讲信用的人。无论是在工作、学习还是日常交往中,诚信都是立身之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