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介绍】《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药物学巨著,由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编撰。该书成书于1578年,历时近三十年完成,全书共五十二卷,记载了1892种药物,附有11096个药方,并配有大量插图,是中医药学的重要典籍之一。
《本草纲目》不仅是一部药物学专著,还涵盖了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等多个领域的内容,对后世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书中内容系统而详实,语言简练,逻辑清晰,被誉为“东方医学宝典”。
《本草纲目》简介总结表
| 项目 | 内容 |
| 书名 | 《本草纲目》 |
| 作者 | 李时珍(明代) |
| 成书时间 | 1578年 |
| 卷数 | 52卷 |
| 记载药物种类 | 1892种 |
| 药方数量 | 约11096个 |
| 书籍特点 | 内容系统、分类科学、图文并茂 |
| 学术价值 | 中医药学经典,涵盖多学科知识 |
| 历史地位 | 被誉为“东方医学宝典” |
| 影响范围 | 对中医学、植物学、化学等均有影响 |
《本草纲目》在编写过程中,李时珍广泛搜集资料,亲自考察药材产地,结合前人经验与自身实践,力求准确无误。他不仅纠正了许多古代医书中的错误,还对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等进行了详细说明,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至今,《本草纲目》仍然是中医药研究的重要文献,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医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