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鸡口牛后成语解释

2025-11-23 15:05:05

问题描述:

鸡口牛后成语解释,真的急需答案,求回复求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23 15:05:05

鸡口牛后成语解释】“鸡口牛后”是一个源自古代的成语,用来形容人宁愿在小处保持尊严,也不愿在大处失去体面。这个成语常用于表达一种坚持原则、不愿妥协的态度。

成语出处

该成语最早见于《战国策·齐策》中的一则故事。齐国大臣田文(即孟尝君)与宾客讨论国家大事时,有人提出应效仿秦国的做法,以强权压服百姓。但田文认为,即使国家弱小,也应保持气节,不应为了生存而放弃尊严。他提出:“宁为鸡口,不为牛后。”意思是:宁愿做一只鸡的嘴巴,也不愿做一头牛的肛门。这表达了他对尊严和独立的重视。

成语释义

项目 内容
成语 鸡口牛后
拼音 jī kǒu niú hòu
出处 《战国策·齐策》
含义 宁愿在小处保持尊严,也不愿在大处失去体面
用法 多用于形容人有骨气、有原则,不轻易妥协
近义词 宁死不屈、宁折不弯
反义词 委曲求全、忍辱负重

成语使用场景

“鸡口牛后”多用于描述人在面对压力或诱惑时,选择坚守自我、维护尊严的行为。例如:

- 在职场中,有人宁愿辞职也不愿违背良心;

- 在生活中,有人宁可吃亏也不愿撒谎;

- 在政治上,有人宁可被贬斥也不愿同流合污。

这些行为都可以用“鸡口牛后”来形容。

总结

“鸡口牛后”这一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人对尊严的重视,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它提醒人们,在面对抉择时,应当坚守内心的原则,而不是为了利益或权力而放弃自我。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