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步不离释义】“寸步不离”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与人之间关系非常紧密,或者对某件事物非常关注、依附。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但在理解其含义时,也需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
一、成语释义总结
| 成语 | 寸步不离 |
| 拼音 | cùn bù bù lí |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守之以愚,行之以慎,动之以信,而天下莫能违也。虽有智者,不能易其道;虽有勇者,不能夺其志;虽有强权,不能移其心。故曰:‘寸步不离,如影随形。’” |
| 基本意思 | 形容一个人或事物与另一人或物关系密切,始终在一起,不分离。 |
| 引申意义 | 可表示感情深厚、依赖性强、保护严密等。 |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亲人、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也可形容对某事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 |
二、常见用法举例
| 句子 | 含义说明 |
| 他一直寸步不离地跟着我,生怕我出什么意外。 | 表示关心和保护,强调陪伴和警惕。 |
| 这只小狗总是寸步不离地跟在主人身边。 | 描述动物与主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
| 他对工作非常认真,寸步不离地盯着每一个细节。 | 表示高度专注和责任感。 |
三、与其他类似成语对比
| 成语 | 含义 | 与“寸步不离”的区别 |
| 形影不离 | 形体和影子不分离,比喻关系亲密 | 更强调物理上的伴随,情感更浓 |
| 紧密相连 | 关系非常紧密 | 更侧重抽象关系,不如“寸步不离”形象 |
| 如影随形 | 像影子一样跟随 | 强调跟随行为,多用于负面或被动情况 |
四、注意事项
- “寸步不离”虽然表达的是紧密关系,但若使用不当,也可能带有过度依赖或控制的意味。
- 在正式写作中,应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避免误解。
- 该成语多用于口语和文学作品中,书面语中可适当替换为“始终陪伴”、“紧随其后”等表达。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寸步不离”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背后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语言魅力。在实际使用中,合理把握其语义和情感色彩,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表达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