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通长江大桥工程资料介绍】沪通长江大桥,全称为“沪通长江公铁两用大桥”,是连接江苏省南通市与上海市崇明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中国高铁网络中的一座标志性桥梁。作为世界首座跨度最大的公铁两用斜拉桥,其在结构设计、施工技术、工程规模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突破和现实意义。
本篇文章将对沪通长江大桥的基本信息进行简要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其关键数据,便于读者快速了解该工程的核心内容。
一、工程概况总结
沪通长江大桥位于长江下游,横跨南通市与上海市之间,是沪苏通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桥不仅是国内首座公铁两用斜拉桥,更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公铁两用桥梁之一。大桥的建成极大地缩短了南通至上海的通行时间,提升了区域交通效率,对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该桥于2014年开工,2019年建成通车,历时近五年。工程总投资约150亿元人民币,由中铁大桥局负责建设,采用了多项创新技术,克服了复杂的地质条件和水文环境挑战。
二、沪通长江大桥关键数据表
| 项目 | 数据 |
| 全长 | 约11.07公里 |
| 主跨跨度 | 1092米(世界最大公铁两用桥) |
| 桥面宽度 | 62米(双向六车道+四线铁路) |
| 建设时间 | 2014年开工,2019年通车 |
| 总投资 | 约150亿元人民币 |
| 设计速度 | 铁路:200km/h;公路:100km/h |
| 所属线路 | 沪苏通铁路 |
| 工程单位 | 中铁大桥局 |
| 技术特点 | 双层桥面、斜拉索结构、抗震设计 |
| 地理位置 | 江苏南通与上海崇明之间 |
| 工程意义 | 提升长三角交通效率,推动区域一体化 |
三、工程意义与影响
沪通长江大桥不仅是一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更是中国桥梁建设水平的重要体现。其成功建成标志着我国在大跨度桥梁、复杂地质条件下桥梁建设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同时,该桥也极大促进了江苏与上海之间的经济联系,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大桥在环保、节能、安全等方面也做出了积极贡献,体现了现代工程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结合。
综上所述,沪通长江大桥是一座集技术、经济、社会价值于一体的标志性工程,其建设和运营将持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区域交通和经济发展不断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