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斛字的读音和解释

2025-11-20 18:54:13

问题描述:

斛字的读音和解释,急!求解答,求此刻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20 18:54:13

斛字的读音和解释】“斛”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字,但在古文、诗词或特定语境中仍有使用。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字的含义与用法,以下将从读音、基本解释、引申义及常见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读音

“斛”字的普通话读音为 hú(第二声)。

在某些方言或古音中,也可能有不同读法,但现代标准汉语中统一读作 hú。

二、基本解释

“斛”是古代的一种容量单位,主要用于测量谷物等粮食的量。其具体容量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

- 汉代:1斛 = 10斗 = 120升

- 唐代:1斛 = 5斗 = 60升

- 宋代:1斛 = 5斗 = 120斤(约合现代30公斤)

此外,“斛”也可作为量器名称,用于称量粮食或液体。

三、引申义与用法

1. 表示数量多:在文学作品中,“斛”常用来形容粮食丰富或数量庞大,如“粟斛盈仓”。

2. 比喻事物繁多:有时也用来形容事务繁杂,如“文书斛积”。

3. 古文中常见:在《诗经》《史记》等古籍中均有出现,多用于描述仓储、赋税等内容。

四、常见搭配与例句

搭配 释义 例句
粟斛 谷物的计量单位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斛米 一斛的米 “官仓斛米,以济贫民。”
斛斗 容量单位 “一斛斗米,足以养家。”

五、总结

“斛”作为一个古代的容量单位,在现代日常生活中已较少使用,但在阅读古籍、诗词或了解历史时仍具有重要意义。掌握其读音与基本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古代文献内容。

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
汉字
读音 hú(第二声)
含义 古代容量单位,用于衡量粮食或液体
历史演变 汉代1斛=10斗;唐代1斛=5斗;宋代1斛=5斗
引申义 表示数量多、事务繁杂
文学用法 多见于古籍、诗词,如《史记》《诗经》
常见搭配 粟斛、斛米、斛斗

通过以上内容的整理,希望能让读者对“斛”字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认识,尤其在古文阅读和文化理解方面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