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注一掷的成语故事及解释】“孤注一掷”是一个常用成语,用来形容在关键时刻把所有的希望或资源都押在一个决定上,带有冒险和赌博的意味。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战争中的策略,背后有着一段耐人寻味的历史。
一、成语故事
“孤注一掷”最早出自《晋书·王敦传》。故事讲的是东晋时期的权臣王敦,他原本是朝廷重臣,后来因权力斗争逐渐走向叛乱。他在一次军事行动中,面对强大的敌军,决定采取极端手段——将全部兵力集中于一处,进行最后的决战,试图一举获胜。
这种做法虽然有胜算,但也极有可能失败。因此,后人用“孤注一掷”来形容这种在绝境中赌上一切的行为。
二、成语解释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孤注一掷 |
| 拼音 | gū zhù yī zhì |
| 出处 | 《晋书·王敦传》 |
| 释义 | 在关键时刻将所有希望或资源都押在一个决定上,比喻冒险行事。 |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在危急时刻做出大胆决策的行为。 |
| 感情色彩 | 中性偏贬义,常带有风险与不确定性。 |
| 近义词 | 赌命一搏、背水一战、破釜沉舟 |
| 反义词 | 未雨绸缪、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
三、使用示例
1. 他为了争取这次项目,决定孤注一掷,把全部资金投入到市场推广中。
2. 在比赛的关键时刻,教练选择孤注一掷,换上了年轻球员。
3. 有些人做事喜欢孤注一掷,虽然可能成功,但失败的风险也很大。
四、总结
“孤注一掷”虽然是一个带有一定风险的成语,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它也可以成为一种突破困境的方式。关键在于判断时机是否成熟,以及是否有足够的准备来应对可能的后果。在生活中,我们应当谨慎对待“孤注一掷”的行为,避免盲目冒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