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及翻译】《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代表作之一,属于边塞诗的典范。这首诗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边塞的雪景,并抒发了对友人离别的深情。以下为该诗的原文、翻译及简要总结。
一、原文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二、翻译
北风卷地白草折:北风席卷大地,白色的草被吹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在边塞的天空,八月就已经开始下雪了。
忽如一夜春风来: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千万棵树上开满了白色的梨花(比喻雪景)。
散入珠帘湿罗幕:雪花飘进帘子,打湿了帐内的帷幔。
狐裘不暖锦衾薄:穿着狐皮大衣也不觉得温暖,锦缎被褥也显得单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将军的角弓无法拉开。
都护铁衣冷难着:都护的铁甲寒冷得难以穿上。
瀚海阑干百丈冰:沙漠中结成了百丈厚的冰层。
愁云惨淡万里凝:愁云密布,遮蔽了万里长空。
中军置酒饮归客:主帅设宴为归来的客人送别。
胡琴琵琶与羌笛:有胡琴、琵琶和羌笛的声音。
纷纷暮雪下辕门:傍晚时分,纷纷扬扬的雪花落在营门前。
风掣红旗冻不翻:狂风拉扯着红旗,但因冻结而无法飘动。
轮台东门送君去:在轮台城东门送你离开。
去时雪满天山路:你离去时,路上已积满了厚厚的雪。
山回路转不见君:山峦曲折,再也看不见你的身影。
雪上空留马行处:只留下马匹踏过的痕迹在雪地上。
三、
| 项目 | 内容 |
| 作者 | 岑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
| 体裁 | 七言古诗 |
| 主题 | 描写边塞苦寒环境,表达对友人离别的深情 |
| 艺术特色 | 意象壮阔,语言生动,善用比喻(如“千树万树梨花开”) |
| 情感基调 | 悲凉中带有豪迈,既有边塞艰苦,也有友情深厚 |
| 名句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四、教学建议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不仅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也是学生了解唐代边塞文化、体会诗人情感的重要文本。教师可通过朗读、赏析、对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与情感,同时结合历史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诗人的创作意图。
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和语言特点,还能提升对古典诗词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