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是什么】在实验室中,常用高锰酸钾(KMnO₄)加热分解的方法来制取氧气。这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实验操作,适用于基础化学教学和实验课程。为了确保实验的安全与成功,必须严格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操作。
以下是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总结:
一、实验目的
通过加热高锰酸钾,使其分解产生氧气,并收集气体用于后续实验或观察。
二、实验原理
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锰酸钾(K₂MnO₄)、二氧化锰(MnO₂)和氧气(O₂)。其化学方程式如下:
$$
2\text{KMnO}_4 \xrightarrow{\Delta} \text{K}_2\text{MnO}_4 + \text{MnO}_2 + \text{O}_2↑
$$
三、实验步骤总结
| 步骤 | 操作内容 | 注意事项 |
| 1 | 准备仪器和药品 | 需要铁架台、试管、酒精灯、导管、集气瓶、水槽等;高锰酸钾固体需密封保存 |
| 2 | 装入药品 | 在试管中加入适量高锰酸钾,注意不要装得太满 |
| 3 | 固定装置 | 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导管口插入集气瓶底部 |
| 4 | 加热试管 | 用酒精灯从底部均匀加热,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
| 5 | 收集气体 | 当导管口有连续气泡冒出时开始收集氧气,注意避免过早收集 |
| 6 | 停止加热 | 实验结束时,先移开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入试管 |
| 7 | 清理实验台 | 实验结束后,整理仪器并妥善处理废料 |
四、实验安全提示
- 实验过程中应佩戴护目镜和实验服,防止高锰酸钾粉末溅入眼睛或皮肤。
- 加热时应保持通风良好,避免吸入有害气体。
- 实验结束后,剩余药品应按要求处理,不可随意丢弃。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安全有效地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掌握这些基本操作不仅有助于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也为今后更复杂的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