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取消英语从什么时间开始】近年来,关于“高考是否取消英语”的话题在网络上频繁出现,引发了不少学生和家长的关注。然而,截至目前(2025年),官方尚未正式宣布高考将全面取消英语科目。不过,部分地区已经对英语考试形式或分值进行了调整,部分高校也逐步降低了英语在招生中的比重。
为了帮助大家更清晰地了解这一问题,以下是对目前相关政策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进行展示。
一、政策背景与现状总结
1. 全国范围:截至目前,英语仍然是高考的必考科目之一,未有全国性取消的政策出台。
2. 地方试点:部分省份如北京、上海等地,已尝试在部分高校的招生中降低英语分数要求,甚至允许考生选择其他外语科目替代英语。
3. 高校自主招生:一些高校在自主招生或综合评价录取中,对英语成绩的要求有所放宽,鼓励学生发展其他学科特长。
4. 新高考改革:在新高考制度下,部分省市实行“3+X”模式,英语作为选考科目之一,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参加。
二、相关调整时间表(截至2025年)
| 时间 | 地区/单位 | 政策内容 | 是否取消英语 |
| 2019年 | 北京市 | 部分高校在自主招生中降低英语成绩要求 | 否 |
| 2020年 | 上海市 | 高校可自主决定是否将英语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 否 |
| 2021年 | 江苏省 | 高考英语科目分值由150分降至120分 | 否 |
| 2022年 | 浙江省 | 新高考方案中英语为选考科目之一 | 否 |
| 2023年 | 教育部 | 明确表示暂不取消英语科目,但鼓励多元化评价方式 | 否 |
| 2024年 | 多所高校 | 在综合评价招生中不再强制要求英语成绩 | 否 |
三、未来趋势分析
虽然目前没有全国性的“高考取消英语”政策,但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英语的重要性可能会逐步弱化。特别是在以下方面:
- 高校自主招生:越来越多的高校倾向于通过多元评价体系选拔人才,英语不再是唯一标准。
- 语言学习多样化:部分学生可以选择日语、俄语等其他外语作为高考科目。
- 国际交流增多:随着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英语仍将是重要的沟通工具,但学习方式可能更加灵活。
四、结语
“高考取消英语”这一说法目前尚无官方依据,但各地政策正在逐步调整,英语的地位可能在未来发生变化。对于学生而言,关注政策动态、合理规划学习方向仍是关键。建议考生结合自身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如需进一步了解某地具体政策,可查阅当地教育部门官网或咨询学校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