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汤蹈火的意思解释词语】“赴汤蹈火”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面对危险、困难时,毫不畏惧、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这个成语不仅表达了勇敢无畏的品质,也体现了坚定的决心和牺牲精神。
一、成语释义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赴汤蹈火 |
| 拼音 | fù tāng dǎo huǒ |
| 出处 | 出自《汉书·霍去病传》:“奋其智力,愿赴汤火。” |
| 基本含义 | 形容不惧艰险,甘愿冒险或牺牲 |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人面对危险时的英勇行为 |
| 近义词 | 奋不顾身、义无反顾、舍生忘死 |
| 反义词 | 畏首畏尾、胆小怕事、退避三舍 |
二、详细解释
“赴汤蹈火”中的“汤”指滚烫的水,“火”指烈火,合起来就是“跳进滚水,踏过烈火”。这个成语原本是比喻极其危险的处境,后来引申为一种不惧生死、勇于承担的精神。
在现代汉语中,这个成语多用于赞扬那些为了正义、信念或他人利益而敢于冒险、甚至牺牲自己的人。例如,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消防员、战士,或是为理想奋斗的人,都可以用“赴汤蹈火”来形容他们的精神。
三、使用示例
1. 他为了救落水儿童,毫不犹豫地跳入了冰冷的河水中,真是赴汤蹈火。
2. 革命先烈们为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赴汤蹈火,浴血奋战。
四、常见误区
- 误用对象:有些人可能会将“赴汤蹈火”用于形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冒险,如爬山、游泳等,其实这种用法不够准确。
- 情感色彩:该成语带有强烈的褒义色彩,通常用于正面人物或事迹,不宜用于负面情境。
五、结语
“赴汤蹈火”不仅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成语,更是一种值得传承的精神。它提醒我们在面对挑战时,要有勇气、有担当,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社会进步,都需要这样的精神支撑。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欢迎继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