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放股票股利的会计分录怎么写】在企业进行利润分配时,发放股票股利是一种常见的方式。与现金股利不同,股票股利是通过向股东发放额外的股票来实现的,不会影响企业的现金状况,但会改变股东权益的结构。下面将对发放股票股利的会计处理方式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相关会计分录。
一、发放股票股利的基本概念
股票股利是指公司按照一定比例向现有股东发行新股作为股利的一种方式。这种股利形式不涉及现金流出,而是通过增加股本和留存收益来实现。通常情况下,股票股利的发放比例较低(如10%或20%),不会导致公司资本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二、会计处理原则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发放股票股利时,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1. 减少“未分配利润”账户:股票股利来源于企业的留存收益。
2. 增加“股本”账户:新增的股票数量计入股本。
3. 可能涉及“资本公积”账户:若股票面值低于市场价,差额部分计入资本公积。
三、会计分录示例
| 项目 | 借方 | 贷方 |
| 发放股票股利 | 未分配利润(按面值计算) | 股本(按面值计算) |
| 若有溢价 | 未分配利润(按溢价部分) |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
> 说明:
- 假设公司决定按10%的比例发放股票股利,原有股本为100万元,每股面值1元,则新增股本为10万元。
- 若股票市价高于面值,超出部分计入资本公积。
四、实际案例分析
假设某公司原有股本为500万元,每股面值1元,现决定按10%的比例发放股票股利,即发放50万股。
- 新增股本 = 50万 × 1元 = 50万元
- 若股票市价为2元,资本公积增加50万元(50万 × 1元)
会计分录如下:
```
借:未分配利润 100万元
(其中:50万元用于股本,50万元用于资本公积)
贷:股本 50万元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50万元
```
五、注意事项
1. 不影响现金流量:股票股利不涉及现金支付,因此不影响现金流量表。
2. 影响股东权益结构:虽然总股东权益不变,但股本增加,未分配利润减少。
3. 需公告披露:公司应依法进行信息披露,确保股东知情权。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发放股票股利的会计处理相对简单,核心在于调整股东权益内部结构。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应结合自身财务状况和法律法规要求,合理制定股利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