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助之至的原文及翻译】一、
“多助之至”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是儒家经典中关于仁政与天时地利人和关系的重要论述。该句强调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顺应民心、得到广泛支持的人,才能获得最大的助力,从而实现国家的安定与强盛。
本文将对“多助之至”的原文进行摘录,并提供准确的翻译,同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含义与背景信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经典语句的内涵。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 中文原文 | 翻译 |
|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 得到很多人的帮助,天下人都会归顺他。 |
| 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失去道义的人很少有人帮助,帮助少到极点时,连亲属也会背叛他。 |
|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 帮助少到极点时,连亲属都会背叛;帮助多到极点时,天下人都会归顺。 |
三、内容解析
“多助之至”强调的是“仁政”与“民心”的关系。在孟子看来,一个君主如果能够施行仁政,顺应天意、体恤百姓,就会赢得广泛的支持和拥护。这种支持不仅来自于民众,也包括士人、官员乃至周边国家。
相反,如果一个统治者违背天理、失去民心,那么即使有少数人支持,最终也会因缺乏广泛支持而失败。因此,“多助之至”不仅是政治上的成功之道,更是道德与智慧的体现。
四、总结
“多助之至”是孟子思想中的重要观点,体现了儒家对“以民为本”理念的深刻理解。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力量来源于人心的向背,而不仅仅是武力或权谋。只有以德服人、以仁治国,才能获得最广泛的助力,实现长治久安。
如需进一步了解《孟子》其他篇章内容,欢迎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