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楼赋原文及翻译】《登楼赋》是东汉末年文学家王粲所作的一篇抒情散文,借登高远望之景,抒发了作者对时局动荡、怀才不遇的感慨。文章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一、
《登楼赋》通过描写作者登上高楼时所见的自然景色,引出对人生际遇、国家命运的思考。文章以景生情,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在乱世中怀才不遇、忧国忧民的复杂情感。全文结构严谨,情感真挚,是汉魏之际文人抒情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 余既思归,乃登兹楼以舒忧。 | 我既然思念故乡,于是登上这座高楼来抒发心中的忧愁。 | 
| 越北山之遐观,览四野之无垠。 | 越过北面的高山,远眺广阔的景象,观看四方无边的田野。 | 
| 风萧萧而鸣条,云悠悠而蔽日。 | 风声萧瑟地吹动树枝,浮云悠悠地遮住了太阳。 | 
| 感时序之代谢,悲人事之多变。 | 感叹时节的更替,悲哀人生的多变。 | 
| 念昔人之如梦,思今事之若烟。 | 回忆过去的人如同梦境,思索现在的事务仿佛烟雾。 | 
| 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 在俯仰之间,一切都已成为过去的痕迹。 | 
| 吾何以慰此心?惟酒可解。 | 我用什么来安慰这颗心呢?只有饮酒可以排解。 | 
| 酒酣耳热,慷慨长歌。 | 酒意正浓,情绪激昂,慷慨地唱起歌来。 | 
| 仰天而叹,泪下沾襟。 | 抬头望着天空叹息,泪水沾湿了衣襟。 | 
| 岂独我哉?天下之人,莫不有忧。 | 这岂止是我一个人呢?天下的人,没有不感到忧虑的。 | 
三、作品特点总结
- 情感真挚:文章感情深沉,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 结构清晰:由登楼起兴,由景入情,层层递进,逻辑严密。
- 语言简练:用词精炼,富有节奏感,体现了汉代散文的语言风格。
- 思想深刻:不仅表达了个人的忧思,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士人失意的普遍心理。
四、结语
《登楼赋》作为一篇经典的抒情散文,不仅展现了王粲卓越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东汉末年文人的精神风貌。它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流露,更是时代精神的写照。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具有重要的文学和历史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