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安全防溺水教案】为了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幼儿园应定期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本教案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让大班幼儿了解溺水的危害,掌握基本的自救与互救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一、教学目标
| 项目 | 内容 |
| 认知目标 | 让幼儿知道哪些地方容易发生溺水,了解溺水的危险性 |
| 技能目标 | 学会基本的呼救方法和简单的自救技巧 |
| 情感目标 | 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培养遇险时不慌张、不盲目行动的习惯 |
二、教学准备
| 物品/内容 | 说明 |
| 图片或视频 | 展示水域环境、溺水案例等 |
| 安全知识手册 | 向家长发放,加强家园共育 |
| 教具道具 | 如游泳圈、浮板等(用于模拟演练) |
| 防溺水儿歌 | 便于幼儿记忆和传唱 |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你见过哪些地方有水?”“如果掉进水里怎么办?”激发兴趣,引出主题。
2. 讲解环节(10分钟)
- 展示图片或视频,介绍常见的溺水场所(如池塘、水库、泳池等)
- 讲解溺水的严重后果,强调“不能独自去危险水域”
3. 互动环节(15分钟)
- 教师示范正确的呼救方式:大声喊叫、挥舞衣物、拨打报警电话
- 幼儿分组进行情景模拟,练习呼救动作
- 通过儿歌《防溺水小卫士》帮助幼儿记忆安全知识
4. 总结环节(5分钟)
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提醒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所学知识
四、延伸活动建议
| 活动类型 | 内容 |
| 家庭作业 | 与家长一起绘制“防溺水宣传画” |
| 游戏活动 | 开展“找一找”游戏,识别图片中的危险水域 |
| 角色扮演 | 模拟“遇到溺水者”的救助场景,提升应急能力 |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幼儿对溺水的危害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掌握了基本的自救与求助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持续关注幼儿的安全行为习惯,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确保幼儿健康成长。
备注: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注重寓教于乐,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安全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