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致敬礼的格式位置】在正式文书写作中,“此致 敬礼”是一个常见的结尾用语,常用于书信、公文、报告等正式场合。正确使用“此致敬礼”的格式位置,不仅体现了写作者的专业性,也反映了对收件人的尊重。
一、
“此致敬礼”是中文书信或公文中常用的结束语,表示对收件人的尊敬和礼貌。其格式位置通常位于正文结束后,署名之前,具体排版方式根据不同的文体和场合略有差异。以下是几种常见情况下的格式说明:
1. 书信类:如一般书信、邀请函、感谢信等,通常在正文结束后,空两行后书写“此致”,再另起一行书写“敬礼”,最后落款。
2. 公文类:如通知、请示、报告等,一般在正文结束后,单独成段,居中或右对齐,格式较为规范。
3. 会议纪要或简报:格式相对灵活,可放在结尾部分,保持简洁明了。
二、格式位置对比表
| 文体类型 | 格式位置说明 | 排版方式 | 示例格式 |
| 书信 | 正文结束后,空两行,先写“此致”,再另起一行写“敬礼” | 左对齐 | 此致 敬礼 XXX(署名) |
| 公文 | 正文结束后,单独成段,居中或右对齐,不空行 | 居中或右对齐 | 此致 敬礼 |
| 会议纪要 | 结尾处,与正文连贯,不需额外空行 | 左对齐 | 此致 敬礼 |
| 电子邮件 | 可直接写在正文末尾,与署名之间留空一行 | 左对齐 | 此致 敬礼 发件人 |
三、注意事项
- “此致”和“敬礼”应分开书写,不可连在一起。
- 在正式场合中,建议使用“此致 敬礼”,而非“此致,敬礼”或“此致敬礼”。
- 格式应根据单位或组织的内部规定进行调整,保持统一性。
通过以上总结和表格对比,可以清晰了解“此致敬礼”的标准格式位置及其在不同文体中的应用方式,有助于提升文书的专业性和规范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