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名词解释必背】在传播学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一些核心的名词解释是理解理论和应用实践的基础。以下是一些传播学中常见的关键术语及其简明解释,帮助考生系统复习、高效记忆。
一、传播学核心名词解释()
1. 传播:指信息在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通过媒介进行交流与共享的过程,是人类社会互动的重要形式。
2. 信息:传播的内容,是经过加工、组织后的数据,具有意义和价值。
3. 媒介:信息传递的渠道或工具,如报纸、电视、互联网等。
4. 受众:接收信息的一方,是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
5. 反馈:受众对传播内容的回应,是双向传播的重要环节。
6. 符号:用于表达意义的象征性元素,如语言、图像、手势等。
7. 编码与解码:传播者将信息转化为可传递的形式(编码),接收者将其还原为可理解的意义(解码)。
8. 议程设置:媒体通过选择报道内容影响公众关注焦点的一种理论。
9. 使用与满足:强调受众主动选择媒体以满足自身需求的理论。
10. 文化霸权:由葛兰西提出,指统治阶级通过文化手段控制大众的思想和价值观。
11. 沉默的螺旋:大众传播中,人们因害怕孤立而倾向于跟随主流意见的现象。
12. 框架理论:人们在解读信息时依赖特定的认知结构或“框架”。
13. 知识沟:随着信息传播的发展,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信息差距可能扩大。
14. 媒介素养:公众识别、分析和评估媒介信息的能力。
15. 公共领域:哈贝马斯提出的概念,指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的空间。
二、传播学名词解释表
| 序号 | 名词 | 定义 | 
| 1 | 传播 | 信息在个体或群体之间通过媒介进行交流与共享的过程。 | 
| 2 | 信息 | 经过加工、组织后的数据,具有意义和价值。 | 
| 3 | 媒介 | 信息传递的渠道或工具,如报纸、电视、互联网等。 | 
| 4 | 受众 | 接收信息的一方,是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 | 
| 5 | 反馈 | 受众对传播内容的回应,是双向传播的重要环节。 | 
| 6 | 符号 | 用于表达意义的象征性元素,如语言、图像、手势等。 | 
| 7 | 编码与解码 | 传播者将信息转化为可传递的形式(编码),接收者将其还原为可理解的意义(解码)。 | 
| 8 | 议程设置 | 媒体通过选择报道内容影响公众关注焦点的一种理论。 | 
| 9 | 使用与满足 | 强调受众主动选择媒体以满足自身需求的理论。 | 
| 10 | 文化霸权 | 统治阶级通过文化手段控制大众的思想和价值观。 | 
| 11 | 沉默的螺旋 | 大众传播中,人们因害怕孤立而倾向于跟随主流意见的现象。 | 
| 12 | 框架理论 | 人们在解读信息时依赖特定的认知结构或“框架”。 | 
| 13 | 知识沟 | 随着信息传播的发展,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信息差距可能扩大。 | 
| 14 | 媒介素养 | 公众识别、分析和评估媒介信息的能力。 | 
| 15 | 公共领域 | 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的空间,由哈贝马斯提出。 | 
通过以上整理,可以清晰地掌握传播学中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框架,有助于在考试或研究中快速理解和应用。建议结合教材与实际案例加深理解,提升综合运用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