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成语一毛不拔最初指的是谁

2025-10-29 21:54:13

问题描述:

成语一毛不拔最初指的是谁,蹲一个大佬,求不嫌弃我的问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9 21:54:13

成语一毛不拔最初指的是谁】“一毛不拔”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吝啬、小气,连一根毫毛都不愿意拔出来。这个成语虽然现在常用于形容人抠门,但它的出处却有着明确的历史人物背景。

一、成语来源

“一毛不拔”最早出自《汉书·东方朔传》。原文如下:

> “夫以一毛而拔天下之民,岂不哀哉!”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为了拔出一根毫毛就去伤害天下百姓,那不是太悲哀了吗?后来,人们将“一毛不拔”引申为形容极度吝啬的人。

不过,真正让这个成语广为流传并固定下来的,是西汉时期的著名人物——石崇。

二、成语的典故

石崇是西晋时期的一位富豪,以极其奢侈和挥霍著称。他与当时的权贵王恺斗富,甚至用蜡烛当柴火烧,用锦缎做窗帘。然而,石崇虽然豪奢,但他对钱财极为看重,从不轻易花费。因此,后人用“一毛不拔”来形容他这种极端吝啬的性格。

三、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一毛不拔
出处 《汉书·东方朔传》
原意 比喻极小的代价也不愿付出
典故人物 石崇(西晋富豪)
现代含义 形容极度吝啬、小气的人
用法 多用于讽刺他人或自嘲

四、结语

“一毛不拔”虽然现在多用于形容人小气,但其最初的含义更偏向于一种对资源的极度珍惜与控制。而历史上的石崇,则是这一成语最典型的代表人物之一。了解成语的出处与演变,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其文化内涵。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