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火树银花的意思】“火树银花”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灯火辉煌、热闹非凡的景象。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原意是形容元宵节夜晚灯火通明、绚丽多彩的景象,后逐渐演变为一个比喻繁华热闹场面的成语。
一、成语释义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火树银花 |
| 拼音 | huǒ shù yín huā |
| 出处 | 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
| 本义 | 形容元宵节灯火璀璨、热闹非凡的景象 |
| 引申义 | 比喻繁华热闹、五彩缤纷的场面 |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描写节日、庆典、夜景等热闹场合 |
二、成语用法示例
| 句子 | 说明 |
| 元宵节的街道上火树银花,人山人海。 | 描写节日的热闹场景 |
| 这座城市的夜景真是火树银花,美不胜收。 | 形容城市灯光璀璨、美丽壮观 |
| 节日庆典现场火树银花,气氛热烈。 | 表达热闹、喜庆的氛围 |
三、成语相关知识点
| 项目 | 内容 |
| 结构 | 联合式 |
| 词性 | 形容词/名词(作定语或谓语) |
| 同义词 | 灯火辉煌、流光溢彩、万紫千红 |
| 反义词 | 黑灯瞎火、冷清寂寥、黯淡无光 |
| 语法功能 | 多用于描写场景、环境、氛围等 |
四、总结
“火树银花”作为一个富有画面感的成语,不仅承载了古代文人对节日景象的描绘,也广泛应用于现代汉语中,表达热闹、繁华的意境。它不仅具有文学色彩,还具备很强的实用性,在描述节日、庆典、夜景等场景时非常贴切。掌握这个成语,有助于更生动地表达语言,提升写作和口语表达的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