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折不扣词语意思】“不折不扣”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事物或行为完全符合标准、毫无折扣,或者指人做事非常彻底、一丝不苟。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语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描述某种态度、行为或结果时。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不折不扣”的含义和用法,以下是对该词语的总结,并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说明。
一、词语解释
| 项目 | 内容 |
| 词语 | 不折不扣 |
| 拼音 | bù zhé bù kòu |
| 词性 | 形容词 |
| 含义 | 原意为“不弯曲、不打折”,引申为“完全、彻底、没有折扣” |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态度、行为、质量等 |
| 近义词 | 完全、彻底、一丝不苟、毫不含糊 |
| 反义词 | 打折扣、马虎、敷衍了事 |
二、词语来源与演变
“不折不扣”最早源于古代对物品质量的描述。例如,古代买卖中,若商品没有损坏、没有缩水,就称为“不折不扣”。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比喻用法,用来形容人的态度、行为或结果的纯粹性和完整性。
三、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示例句子 | 解释 |
| 描述态度 | 他做事一向不折不扣,从不偷懒。 | 表示这个人做事认真负责,不打折扣。 |
| 描述质量 | 这件衣服是正品,不折不扣。 | 强调商品的真实性,没有掺假。 |
| 描述承诺 | 他答应的事情,一定会不折不扣地完成。 | 表示说话算数,执行到位。 |
四、常见误区
1. 误用为动词:
“不折不扣”是形容词,不能直接作动词使用。如:“他不折不扣地完成了任务”是错误的,应改为“他不折不扣地完成了任务”。
2. 语境不符: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语境中强调的是“打折”或“妥协”,则不宜使用“不折不扣”。
五、总结
“不折不扣”是一个表达“完全、彻底”的成语,适用于多种语境,尤其在强调态度、行为或质量时更为贴切。正确使用这一词语,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感染力。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不折不扣”不仅是语言中的一个常用词,更是表达严谨态度的一种方式。掌握其含义和用法,能够帮助我们在写作和口语中更加得心应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