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全文介绍】“不及汪伦送我情”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赠汪伦》。这首诗是李白在离开安徽泾县时,为感谢友人汪伦的深情厚谊而作。全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不舍。
一、原文简介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二、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即将乘舟离去时,突然听到岸上传来汪伦的歌声。诗人被这份深情所感动,用“桃花潭水深千尺”来形容潭水之深,但认为它也比不上汪伦送别自己的情谊。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情感的对比,突出了友情的珍贵。
三、诗歌解析表
| 诗句 | 字面意思 | 情感表达 | 艺术手法 |
| 李白乘舟将欲行 | 李白正准备乘船离开 | 表达离别之意 | 以动作引出情感 |
| 忽闻岸上踏歌声 | 突然听到岸上传来唱歌声 | 表达惊喜与感动 | 以声音触发情感 |
| 桃花潭水深千尺 | 桃花潭的水非常深 | 用自然景物比喻 | 对比修辞 |
| 不及汪伦送我情 | 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 | 强调友情深厚 | 对比+抒情 |
四、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全诗仅20字,却意境深远。
- 情感真挚:通过简单的场景描写传达深厚的情感。
- 对比手法:用“深千尺”的潭水对比“送我情”,突出友情的珍贵。
- 情景交融: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紧密结合,增强感染力。
五、历史背景
《赠汪伦》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当时李白游历安徽泾县,受到当地友人汪伦的热情款待。临别之际,汪伦亲自送行并唱着歌相送,这让李白深受感动,于是写下此诗以表谢意。
六、文化影响
这首诗因其简洁优美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常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成为学习古诗的重要篇目之一。
结语:
“不及汪伦送我情”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情感的象征。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友情是无法用物质衡量的,它存在于彼此的心中,哪怕短暂,也能令人铭记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