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蛇者说原文及翻译简述】《捕蛇者说》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写的一篇寓言性散文,通过一个捕蛇者的经历,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人民的疾苦,表达了作者对百姓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统治者苛政的批判。
一、文章简要总结
《捕蛇者说》以“永州之野产异蛇”开篇,描述了蛇的剧毒与危险。捕蛇者蒋氏为了生存,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去捕捉这种蛇,并以此换取朝廷的赋税。尽管捕蛇极其危险,但相比沉重的赋税,他宁愿选择捕蛇。文章通过蒋氏的自述,揭示了“苛政猛于虎”的深刻主题,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百姓在重税压迫下的悲惨处境。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 永州的野外有一种奇特的蛇,黑色的皮肤,白色花纹,碰到草木都会枯死;它咬人后没有人能抵挡。 |
| 其法: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充其租入。 | 它的捕法是:每年征收两次,招募有能力捕捉它的人,用来抵充租税。 |
|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 我小心地起来,看看我的陶罐,如果我的蛇还在,就放心地躺下。 |
|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怨? | 现在我即使死在这里,也比我的乡邻死得晚一些,怎么还敢抱怨呢? |
|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 我听了之后更加悲伤。孔子说:“苛刻的政令比老虎还要凶狠。”我曾经怀疑这句话,现在从蒋氏的经历来看,确实如此。 |
三、文章主旨与意义
《捕蛇者说》通过蒋氏的亲身经历,展现了封建社会中农民在沉重赋税下的痛苦生活,讽刺了统治者对百姓的压榨。文章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思想深度,是中国古代散文中的经典之作。
结语:
《捕蛇者说》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当时社会的不公与人民的苦难。它提醒我们关注社会底层的声音,理解历史中那些被忽视的个体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