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苏指的是】“屠苏”一词在汉语中常出现在古诗词和传统节日文化中,尤其与春节有关。它不仅是一种酒名,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寓意。以下是对“屠苏”含义的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屠苏”最早见于古代文献,最初指一种药酒,后演变为春节时饮用的酒。古人认为饮屠苏酒可以驱邪避疫、祈求健康长寿。这一习俗源于汉代,盛行于唐宋时期,并延续至明清乃至现代。
屠苏酒的制作方法较为讲究,通常由多种药材配制而成,如大黄、防风、白术等。其名字中的“屠”意为“除”,“苏”意为“苏醒”,合起来有“去除疾病、恢复健康”的寓意。
此外,“屠苏”也常被用作诗歌中的意象,如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除夜有怀》中提到“守岁阿戎家,椒花已满觞;屠苏酒暖,人语声长。”这些诗句反映了当时人们在除夕夜饮酒迎新的风俗。
二、表格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含义 | 屠苏原指一种药酒,后成为春节饮用的酒 |
| 起源 | 汉代开始流行,唐宋时期盛行 |
| 功效 | 驱邪避疫、祈求健康长寿 |
| 成分 | 多种药材,如大黄、防风、白术等 |
| 文化意义 | 象征新年吉祥、家庭团圆 |
| 诗文引用 | 如孟浩然《岁除夜有怀》等 |
| 现代应用 | 仍用于传统节日,象征文化传承 |
三、结语
“屠苏”不仅是古代的一种饮品,更是中华文化中对健康与美好生活的寄托。随着时代发展,虽然现代人不再普遍饮用屠苏酒,但这一传统依然在文学、民俗和节庆中保留着重要地位。了解“屠苏”的真正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