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殄天物怎么读】“暴殄天物”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批评浪费资源、破坏自然或糟蹋珍贵物品的行为。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本文将从拼音、含义、用法及常见错误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暴殄天物”出自《尚书·武成》:“暴殄天物,贼害百姓。”意思是:残害、浪费上天赐予的万物,是一种对自然和资源的不尊重行为。现在多用来形容浪费财物、破坏环境或糟蹋美好事物的行为。
在日常使用中,“暴殄天物”通常带有强烈的批评意味,适用于描述某些人不顾后果地浪费资源或破坏有价值的东西。需要注意的是,该成语感情色彩较重,不宜用于日常轻松语境中。
此外,很多人在读写时容易混淆“殄”的发音,误读为“tiǎn”或“zhēn”,但正确的读音是“tiǎn”。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暴殄天物 |
| 拼音 | bào tiǎn tiān wù |
| 出处 | 《尚书·武成》 |
| 含义 | 残害、浪费上天赐予的万物,比喻浪费资源、破坏珍贵物品 |
| 用法 | 作谓语、宾语;多用于批评浪费行为 |
| 情感色彩 | 贬义词 |
| 常见错误 | “殄”常被误读为“tiǎn”(正确)或“zhēn”(错误) |
| 例句 | 他随意丢弃书籍,简直是暴殄天物。 |
| 近义词 | 浪费资源、糟蹋东西、挥霍无度 |
| 反义词 | 珍惜资源、节约使用、爱护环境 |
三、注意事项
1. 读音准确:不要将“殄”误读为“zhēn”或“tián”,正确读音为“tiǎn”。
2. 语境恰当:该成语多用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表达,口语中较少使用。
3. 避免滥用:虽然含义明确,但不宜过度使用,以免显得语气过于严厉。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暴殄天物”这一成语的读音、含义及使用方式,有助于在实际交流中准确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