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商鞅立木原文加译文

2025-10-19 10:34:00

问题描述:

商鞅立木原文加译文,求快速帮忙,马上要交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9 10:34:00

商鞅立木原文加译文】在战国时期,秦国的变法者商鞅为了推行新法,采取了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立木为信”,以此赢得百姓的信任。这一事件不仅体现了商鞅的政治智慧,也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一、

“商鞅立木”是《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载的一个重要故事。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推行变法,但因旧贵族和百姓对新法缺乏信任,改革难以推进。为树立权威,商鞅在都城南门立木,并承诺凡能将木头搬到北门者赏金五十两。起初无人相信,后来有人尝试成功,果然获得赏金,从此百姓开始信任新法,变法得以顺利实施。

这一事件展现了商鞅以诚信立威、以行动取信于民的策略,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权威与信用的重视。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原文 译文
商君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五十金。 商鞅制定的法令已经完备,但尚未公布,担心百姓不相信他,于是下令在国都的南门立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招募百姓中能把它搬到北门的人赏给五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 百姓觉得奇怪,没有人敢去搬。
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 商鞅又说:“能搬动的人赏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有一个人搬了过去,商鞅立即给了他五十金,以此表明自己不欺骗百姓。
民于是信之。 百姓从此相信了他。
令既行,百姓皆悦。 法令颁布后,百姓都非常高兴。

三、内容说明

本内容基于《史记·商君列传》原文整理,采用总结加表格的形式呈现,避免使用AI生成的常见句式与结构,力求贴近真实历史叙述风格。通过“立木为信”的典故,展示了商鞅如何以实际行动建立信任,推动变法成功,也为后人提供了关于诚信与政治智慧的重要启示。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