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樯橹怎么念】“樯橹”这个词听起来有些生僻,但其实它在古诗词中出现频率较高,尤其在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句广为流传。那么,“樯橹”到底怎么读?又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讲解。
一、拼音与发音
汉字 | 拼音 | 声调 | 注音符号 |
樯 | qiáng | 第二声 | ㄑㄧㄤˊ |
橹 | lǔ | 第三声 | ㄌㄨˇ |
所以,“樯橹”的正确读音是 qiáng lǔ。
二、词语解释
“樯橹”是一个古代常用的词汇,主要指:
- 樯:船上的桅杆,即竖立在船上的木杆,用于挂帆。
- 橹:船上的划水工具,类似于桨,用于推动船只前进。
因此,“樯橹”合起来指的是船上的桅杆和橹,后来常用来代指战船或船只,尤其是在描写战争场景时。
三、出处与用法
“樯橹”一词最早见于古代文学作品,尤其是唐宋诗词中。例如: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 这里“樯橹”指的是曹操的战船,形容周瑜在赤壁之战中以火攻击溃曹军的壮观场面。
四、常见误读与注意事项
1. “橹”字读音容易误读为“lú”,但正确的读音是 lǔ(第三声)。
2. “樯橹”虽然看起来像一个词,但实际是两个独立字组成的复合词,不可拆开理解。
3. 在现代汉语中,“樯橹”已较少使用,更多出现在文言文或古典文学中。
五、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词语 | 樯橹 |
拼音 | qiáng lǔ |
声调 | 第二声 + 第三声 |
含义 | 船上的桅杆和橹,后引申为战船 |
出处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古诗词 |
用法 | 多用于描写战争或古代船队的场景 |
注意事项 | “橹”读音为 lǔ,非 lú;多见于文言文中 |
如果你在阅读古诗或文言文时遇到“樯橹”这个词,记住它的读音是 qiáng lǔ,意思是指船或战船,了解这些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