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的解释】《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诗中的一篇长篇叙事诗,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后被收入《乐府诗集》。全诗约1700余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叙事诗之一。它以东汉末年庐江郡(今安徽潜山一带)的一个真实故事为原型,讲述了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悲剧,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婚姻制度对个人命运的压迫。
这首诗语言朴实、情节曲折,情感真挚动人,被誉为“长篇叙事诗的典范”,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一、
《孔雀东南飞》讲述的是焦仲卿与刘兰芝这对夫妻因家庭压力被迫分离,最终双双殉情的故事。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物的性格、情感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诗名“孔雀东南飞”源于诗中结尾一句:“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看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中用“孔雀东南飞”象征爱情的忠贞与悲壮,也暗示了主人公的命运。
二、关键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作品名称 | 《孔雀东南飞》 |
体裁 | 叙事诗 |
作者 | 不详(出自汉乐府) |
收录情况 | 《玉台新咏》、《乐府诗集》 |
创作时期 | 东汉末年 |
主题 | 爱情悲剧、封建礼教压迫 |
主要人物 | 刘兰芝、焦仲卿、焦母、刘兄 |
核心情节 | 刘兰芝与焦仲卿相爱却被家人拆散,最终殉情 |
艺术特色 | 语言质朴、情节曲折、情感真挚 |
文学地位 | 中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之一,被誉为“乐府双璧”之一(另一为《木兰辞》) |
象征意义 | “孔雀东南飞”象征忠贞爱情与命运无常 |
三、简要分析
《孔雀东南飞》不仅是一首爱情诗,更是一幅封建社会的缩影图。诗中刘兰芝的贤惠、焦仲卿的软弱、焦母的专横、刘兄的势利,都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与对婚姻的控制。诗中“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等经典语句,至今仍被广泛引用,成为表达坚贞爱情的象征。
四、结语
《孔雀东南飞》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现实主义的笔触,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作品。它不仅是对一段爱情悲剧的记录,更是对封建社会制度的批判与反思。通过这首诗,我们得以窥见古人生活的艰辛与情感的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