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陇望蜀出自哪里】“得陇望蜀”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贪心不足,得到了一个东西之后还想得到更多的东西。这个成语背后有着一段历史典故,源自东汉时期的一段故事。
一、成语出处
“得陇望蜀”最早见于《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意思是:人们往往不知满足,已经得到了陇地,又开始觊觎蜀地。
二、历史背景
这个成语来源于东汉初年,当时刘秀(光武帝)为了统一全国,派大将岑彭去攻打隗嚣的势力。隗嚣占据着陇地(今甘肃一带),而蜀地(今四川一带)则是另一个重要的据点。
岑彭攻下陇地后,刘秀本想让他停止进攻,但岑彭却表示“得陇望蜀”,继续向蜀地进发,最终成功平定了蜀地。从此,“得陇望蜀”便成为了一个比喻人心不足的成语。
三、成语释义
| 词语 | 含义 |
| 得陇 | 已经得到了陇地 |
| 望蜀 | 又想要得到蜀地 |
| 整体意思 | 比喻人贪心不足,得到了一个好处后还想得到更多 |
四、现代用法
在现代汉语中,“得陇望蜀”多用于批评那些不满足现状、不断追求更多利益的人或行为。常见于新闻评论、文学作品和日常对话中。
五、相关成语对比
| 成语 | 含义 | 与“得陇望蜀”的关系 |
| 得寸进尺 | 得到一点好处就进一步要求更多 | 类似,都是形容贪心 |
| 知足常乐 | 知道满足就会感到快乐 | 对立,强调知足 |
| 贪得无厌 | 非常贪婪,没有满足的时候 | 近义词,程度更深 |
六、总结
“得陇望蜀”出自《后汉书·岑彭传》,源于东汉时期的战争史实,用来形容人不知足、贪心不足的行为。该成语在现代广泛使用,具有较强的讽刺意味,提醒人们要懂得满足,不要贪得无厌。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得陇望蜀 |
| 出处 | 《后汉书·岑彭传》 |
| 原意 | 攻下陇地后又想夺取蜀地 |
| 现代含义 | 形容贪心不足,得寸进尺 |
| 使用场景 | 批评人的贪婪行为 |
| 相关成语 | 得寸进尺、贪得无厌、知足常乐 |
以上就是【得陇望蜀出自哪里】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