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身受命的意思】“束身受命”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面对命令或责任时,表现出极度的服从与谨慎。这个成语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多用于描写臣子对君主的忠诚或下属对上级的遵从。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解释 |
束身 | 指约束自身,不敢妄动,保持恭敬、谨慎的态度。 |
受命 | 接受命令,表示对权威的服从。 |
束身受命 | 意指严格遵守命令,不越雷池一步,表现出极高的服从性与责任感。 |
二、出处与用法
该成语最早见于《左传》等古籍,常用于描写忠臣或将士在执行任务时的态度。例如:
> “臣虽不才,愿束身受命,以报国恩。”
意思是:我虽然能力有限,但愿意严格服从命令,以回报国家的恩情。
在现代语境中,“束身受命”多用于形容一个人对上级指示的绝对服从,有时也带有一点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性的意味。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唯命是从、奉命唯谨、言听计从 |
反义词 | 自作主张、抗命不遵、我行我素 |
四、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工作场合 | 在公司制度面前,他总是束身受命,不敢有丝毫懈怠。 |
军事环境 | 将士们束身受命,严格执行作战指令。 |
家庭关系 | 孩子从小被教导要束身受命,尊重长辈。 |
五、总结
“束身受命”强调的是个体在面对命令时所表现出的高度服从和自律。它既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责任的体现,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反映出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在实际生活中,理解其含义并合理运用,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人际关系与工作态度之间的平衡。
原创声明:本文内容为原创撰写,结合了成语的本义、用法及现实意义,旨在提供全面且易懂的解读。
以上就是【束身受命的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