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兵梁冬谈皇帝内经文字稿】【开场白】
梁冬: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节目。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一位非常特别的嘉宾——徐文兵老师。徐老师是著名的中医专家、国学学者,也是《黄帝内经》研究的权威之一。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就是这部被誉为“中华医学第一经”的《黄帝内经》。
徐文兵:谢谢梁冬的介绍。其实《黄帝内经》并不是一本简单的医学书籍,它更像是一本关于生命哲学、养生之道的百科全书。它不仅仅是讲怎么治病,更是教我们如何生活得更健康、更有智慧。
梁冬:那我们就从最基础的问题开始吧。很多人听到《黄帝内经》,会觉得它很古老、很深奥,是不是真的很难理解?
徐文兵:确实,这本书的语言比较古朴,但它的核心思想其实非常贴近生活。比如《素问·上古天真论》里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古代懂得养生的人,能够顺应自然的变化,饮食有规律,作息有节制,不过度劳累,所以他们的身体和精神都很健康,活得很长久。
梁冬: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却做不到。
徐文兵:对,这就是问题所在。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很多人已经失去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比如说,很多人晚上熬夜,白天又睡不着,这其实是在违背人体的生物钟。《黄帝内经》强调“顺时养生”,也就是要根据四季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
梁冬:那是不是说,我们现在的很多生活习惯其实都是违背《黄帝内经》的理念的?
徐文兵:没错。比如现在很多人喜欢喝冰水、吃冷饮,尤其是在夏天,这其实是伤了脾胃。《黄帝内经》中提到“寒凉伤脾”,脾主运化,如果脾气受损,就会导致消化不良、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梁冬:那如果我们想按照《黄帝内经》来养生,应该怎么做呢?
徐文兵:首先,我们要学会观察自己的身体状态,了解自己的体质。然后,根据季节变化来调整饮食和作息。比如春天要养肝,夏天要养心,秋天要养肺,冬天要养肾。同时,还要注意情绪的调节,因为《黄帝内经》中多次提到“七情致病”。
梁冬:情绪真的会影响身体健康吗?
徐文兵:当然会。比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这些情绪如果不加以控制,就可能引发各种疾病。所以,《黄帝内经》不仅讲生理上的调养,也讲心理上的修养。
梁冬:听起来《黄帝内经》不仅是医学经典,更像是一个人生指南?
徐文兵:正是如此。它不仅仅教你如何治病,更重要的是教你如何活得更好、更久、更有质量。它强调“治未病”,也就是在疾病发生之前就做好预防,这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
梁冬:那我们现在很多人虽然知道《黄帝内经》的重要性,但却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学习?
徐文兵:这个我也经常遇到。其实读《黄帝内经》并不一定要从头到尾逐字逐句地背诵,可以先从一些经典的篇章入手,比如《素问》和《灵枢》中的重点内容。也可以结合现代人的生活实际,找到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
梁冬:那您有没有推荐的一些入门书籍或学习方式?
徐文兵:我建议可以从《黄帝内经·素问》入手,尤其是《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等篇目。此外,还可以参考一些现代人解读《黄帝内经》的书籍,比如我的《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讲解,或者王洪图老师的著作。
梁冬:感谢徐老师今天的分享,让我们对《黄帝内经》有了更深的理解。
徐文兵:不客气,也希望更多人能从中受益,真正实现“上工治未病”的理想。
【结束语】
梁冬:好的,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收听,也感谢徐文兵老师的精彩讲解。我们下期再见!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