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蝜蝂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一、原文:
蝜蝂者,善负物,好上高,喜穷其力。尝见人行于道,有荷物者,其形甚微,然能负重而行,不辞劳苦。或问曰:“汝何以能若是?”曰:“吾性所好也。”遂行不已。
一日,遇一老者,问曰:“子何为?”对曰:“吾负物而行,乐之。”老者笑曰:“汝虽力强,然终不知止。”蝜蝂不悟,仍前行。
又数日,蝜蝂负重如故,至山巅,力竭而仆。众兽见之,皆笑曰:“此物虽勇,终不能久。”遂弃其负,各散而去。
二、译文:
蝜蝂是一种喜欢背东西的动物,它喜欢爬高,总是用尽自己的力气去攀登。有一次,它看到一个人在路上背着东西走,那人的身体虽然很小,但能够背着沉重的东西行走,从不觉得劳累。有人问它:“你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呢?”它回答说:“这是我天性喜欢的事情。”于是它继续不停地走。
有一天,它遇到一位老人,老人问它:“你在做什么?”它回答说:“我背着东西走路,觉得很愉快。”老人笑着说:“你虽然力气大,但终究不知道停止。”蝜蝂没有明白老人的意思,仍然继续向前走。
几天后,蝜蝂依旧背着沉重的东西,到了山顶时,它已经筋疲力尽,倒在地上。许多野兽看见了,都笑着说:“这个家伙虽然勇敢,但终究无法长久。”于是丢下它的负担,各自散去了。
三、赏析与启示:
《蝜蝂传》是一篇寓言性质的短文,通过描写一种动物的行为,揭示了人性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贪图功名、不知满足、盲目追求,最终导致失败或悲剧。文中“蝜蝂”象征着那些一味追求外在成就、忽视内在平衡的人。它虽然力大无穷,却不懂得适可而止,最终因过度劳累而倒下。
文章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提醒人们在奋斗的过程中也要懂得节制与自省,避免因过度追求而失去自我。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