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幕遮(燎沉香)》教案(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了解周邦彦的生平及其在宋代词坛的地位,掌握《苏幕遮(燎沉香)》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理解词中所表达的情感与意境。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赏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词作的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珍惜亲情的情感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词中“燎沉香”“小楫轻舟”等意象的象征意义,把握全词的抒情脉络。
难点:分析词中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体会作者情感的细腻变化。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可通过提问或展示图片的方式导入课文,如:“同学们,你们是否曾在异乡时想起家乡的味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词,正是以一种独特的视角,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情回忆。”
2. 作者简介(5分钟)
介绍周邦彦的生平,简要说明其在北宋词坛的地位,特别是他在词体发展上的贡献。可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增强学生对作者的了解。
3. 整体感知(10分钟)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和情感基调。
(2)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感受词的韵律之美。
(3)学生齐读,初步体会词的情感氛围。
4. 文本细读(20分钟)
(1)逐句解析:
- “燎沉香,消溽暑”:描绘出一个静谧的夏日午后,点燃香料,驱散闷热,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氛围。
-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清晨鸟鸣声中,阳光透过屋檐洒落,画面生动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描写清晨阳光照耀下的荷塘景象,清新脱俗,富有画面感。
-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直抒胸臆,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漂泊之苦。
-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借景抒情,将思乡之情寄托于梦境,含蓄而深远。
(2)引导学生思考:
- 词中哪些意象最打动你?为什么?
- 作者是如何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的?
5. 艺术特色分析(10分钟)
(1)情景交融:词中写景与抒情紧密结合,营造出浓郁的意境。
(2)语言凝练:用词简练,富有画面感和音乐性。
(3)虚实结合:通过现实与梦境的交织,深化情感表达。
6. 拓展延伸(10分钟)
(1)比较阅读:与柳永、李清照等人的作品对比,分析不同词人表达思乡情感的方式。
(2)写作练习:请学生模仿《苏幕遮》的风格,写一首描写自己家乡或某个场景的小词,并进行交流分享。
7. 小结与作业(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词中蕴含的情感与艺术价值。
(2)布置作业:完成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赏析文章,题目自拟,要求结合课文内容和个人感受。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诵读、讲解、分析、拓展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苏幕遮》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认同感。同时,可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升课堂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