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山人归嵩山赏析-送杨山人归嵩山答案】《送杨山人归嵩山》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送别诗,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性格,也反映了他对于自然与自由的追求。
诗中“杨山人”应是一位隐士或道士,名字虽未详载,但从“山人”这一称呼可以看出,此人或许曾寄情山水、远离尘嚣,过着清静自在的生活。而“嵩山”则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位于河南省,素有“中岳”之称,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修道之士向往的地方。因此,这首诗不仅是对友人归去的送别,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与祝福。
全诗
>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 吾爱崔秋浦,幽栖动玉京。
> 山深云自起,林晚鸟相鸣。
> 欲去不得去,悲歌一再行。
从诗意来看,前两句写的是诗人对友人的敬仰与羡慕,认为他已得道成仙,获得了超脱尘世的长生之道。中间两句描绘了嵩山的幽静景色,山高林密,云雾缭绕,鸟鸣声声,营造出一种空灵悠远的意境。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既想随友人一同归隐,却又因种种原因无法同行,只能在离别时反复吟唱,抒发心中无尽的感慨。
这首诗虽然篇幅不长,但情感真挚,意蕴丰富。它不仅仅是对一位友人的送别,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李白一生游历四方,崇尚自由,厌恶世俗的束缚,因此他对“山人”的生活充满了向往。诗中流露出的不仅是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还有对理想人生的无限憧憬。
在赏析这首诗时,我们不仅要关注其表面的送别之情,更要深入体会其中蕴含的哲理与情感。李白用简短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山水画卷,也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喧嚣的世界中,也要保持一颗宁静的心,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平和。
综上所述,《送杨山人归嵩山》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它让我们在欣赏古典诗词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人对自然、人生以及理想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