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法实践中,询问笔录是记录案件相关当事人、证人或被害人陈述的重要文书。它不仅是案件调查的基础材料,也是后续法律程序中的关键证据之一。因此,制作一份准确、规范、清晰的询问笔录,对于保障案件处理的公正性与合法性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明确询问目的。在开始记录之前,调查人员应清楚本次询问的目标是什么,是为了获取案件的基本事实、核实某项陈述,还是为后续的证据链提供支撑。只有明确了目的,才能在询问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提问,避免信息冗余或遗漏关键点。
其次,做好前期准备。包括了解被询问人的身份背景、与案件的关系,以及可能涉及的相关法律条文。同时,准备好必要的记录工具,如笔记本、录音设备等,确保记录过程的完整性与真实性。
第三,语言要简明扼要。询问笔录应当使用规范的书面语,避免口语化表达,同时保持客观中立,不加入个人主观判断。每一句话都应围绕事实展开,确保内容真实、准确、完整。
第四,注意逻辑结构。一份好的询问笔录应该有清晰的开头、中间和结尾。开头部分可简要说明询问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及询问事由;中间部分详细记录被询问人的陈述内容,按时间顺序或问题顺序排列;结尾则可以总结重点或确认笔录内容无误。
第五,尊重被询问人权利。在询问过程中,应保障其知情权、陈述权和辩解权,不得进行诱导性提问或强迫其作出某种回答。同时,应在笔录中注明被询问人是否同意接受询问,并在必要时由其签字确认。
第六,及时校对与归档。完成笔录后,应尽快进行复核,确保内容无误。如有错误或遗漏,应及时补正并由相关人员签字确认。最后,将笔录按规定归档保存,便于日后查阅与使用。
总之,询问笔录的制作是一项细致而严谨的工作,需要调查人员具备良好的法律素养、沟通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逐步掌握其中的技巧,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发挥笔录的作用,为案件的顺利办理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