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教室里却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我们班正在举行一次关于“是否应该取消周末补习”的主题讨论会。老师把全班分成两组,正方支持取消,反方则认为不能取消。
我被分到了反方,负责为“不取消补习”辩护。刚开始,大家还只是小声地讨论,但随着话题的深入,声音逐渐变大,甚至有人站了起来,情绪激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补习能帮助我们提高成绩,没有补习,我们怎么跟得上节奏?”我站起来说道,声音有些颤抖,但语气坚定。
“可补习太累了,我们每天都要早起,晚上还要做作业,根本没有时间休息!”对面的同学立刻反驳。
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争论越来越激烈。有的同学举例子,有的同学引用老师的话,甚至还有人开始用表情和动作来强调自己的观点。
虽然争论很激烈,但我发现,每个人都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而不是随便说说。通过这次争论,我明白了:有时候,不同的意见并不代表对立,而是为了找到更好的答案。
最后,老师总结说:“争论不是为了分出胜负,而是为了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问题的多面性。”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这场争论,其实很有意义。